站在世界的高度
南宫·NG28 环境 要做零碳无废城市建设者
一年来,收集和处理垃圾202.494吨,其中可回收物4.05吨,厨余垃圾46.53吨,其他垃圾151.9吨,有害垃圾0.014吨。
一年来,可回收物积分累计18.1万分,积分兑换物资1.81万余元,目前80%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。
这组数据,来自有着2886户居民的福星城小区,见证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从“弱”到“强”的转变。
为何实行垃圾分类?
“虽然我们2020年12月底被纳入试点小区,但垃圾分类之旅在那之前已经开始。”1月6日上午,咸安区温泉街道十六潭社区福星城小区党支部书记谭荣芬介绍。
为何实行垃圾分类?谭荣芬认为一是贯彻落实全市统一部署的要求,二是出于自身环境改善的需求。
在谭荣芬看来,垃圾分类看似是一种生活习惯,但和文明素养的提升及环保意识的养成密切相关。
居民许松明认为,被日常丢弃的垃圾没有消失,总会以别的形式出现大家的生活中:可能是吹来的风、喝到的水,是以垃圾为食的猪牛羊生产的肉类奶制品,是在垃圾填埋场上种起来的有机蔬菜水果……
“垃圾分类,能将垃圾处理导致的垃圾污染、水源污染、空气污染等降到最低。”许松明说,做好垃圾分类这件“关键小事”,非常有必要。
居民李珊认为,之前大家缺乏垃圾分类概念,导致垃圾占用大量土地,且严重污染环境,因而垃圾分类不仅要实行,而且是“迫在眉睫”,“做好垃圾分类,既能够降低垃圾的产出量,又可以提升可运用资源,起到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作用。”
怎样推行垃圾分类?
垃圾分类的关键问题,是如何让大家都参与进来?从未接触过垃圾分类的居民,在第一次听说要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,按类投放时,大多数态度是拒绝的。
“垃圾嘛,装在一个袋子里面丢了就行,为什么要分类?好麻烦!”一年前,居民刘女士听到小区要实行垃圾分类,第一反应是抵触。
转变意识,并非一朝一夕之事。因此,小区党支部带头,发动业委会成员、楼栋长、垃圾分类市场化公司督导员、志愿者等共同参与,上门宣传垃圾分类、送垃圾袋、教居民们如何分类。
回想起当初的动员工作,谭荣芬感叹十分不易,每天挨家挨户上门宣传,有些双职工家庭,白天都不在家,晚上去敲门有时还被拒绝。“一次不行,就去两次、三次……”
同时,通过设置宣传栏,发放宣传册、开展知识讲座、督导员随时督导等方式,让垃圾分类意识入脑入心。
两三个月后,居民们慢慢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,开始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。
“开始时要守在垃圾桶旁提醒,后来大部分能自觉按类投放。”垃圾分类督导员熊会平说。
如何强化分类意识?
厨余垃圾一袋丢到绿色垃圾桶、其他垃圾一袋放到黑色垃圾桶、快递包装盒一小捆拿到垃圾分类服务亭回收兑换积分……
1月6日一大早,居民胡捷将分好类的垃圾按类投放。对他来说,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。
来到位于小区门口的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,胡捷拿出手机扫码,将快递包装盒投入标着“纸张”的可回收物智能箱中,系统显示3公斤,成功获取18积分。
“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额后,可以用来兑换香皂、洗洁精、抽纸、大米等礼品。”熊会平指着服务亭内的“礼品积分兑换标准”介绍。
“既能支持环保,又能兑换一些日用商品,大家很乐意这样做。”胡捷开心地说,去年就利用积分兑过大米、洗洁精等物品。
垃圾分类,是旷日持久的“长事”,只有进行常态化管理,强化分类意识,才能不让垃圾分类成为一阵风。
湖北启宁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人力综管部经理叶艳春介绍,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全年开放,驻守小区的2名督导员做好积分登记和礼品兑换,并每个月评比垃圾分类之星,进行表彰和奖励,以此带动居民分类意识的持续提升。
垃圾分类带来什么?
垃圾分类试点一年来,给小区居民带来了什么?
“厨余垃圾定点定时投放,小区里再也看不到散落的剩饭、菜叶、油污等,天再热也闻不到难闻的味道了。”说起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,居民周亚南竖起了大拇指。
周亚南在福星城小区住了4年,之前对小区的环境多有不满,自从小区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后,感觉环境大变样,“就连垃圾桶都干净了很多”。
“我现在自己厨房就放了2个垃圾桶,一个放厨余垃圾,一个放其它垃圾。又方便又环保。”老住户李莲花笑称,现在在小区,要是垃圾不分好类,都不好意思拿出门。
李莲花告诉记者,现在全家人都加入到垃圾分类中来,就连不到三岁的孙女,也知道拿着塑料瓶去垃圾分类服务亭里兑积分呢。
“以前楼道里总是堆着包装盒、塑料瓶等垃圾,现在都不见了。”居民王女士感慨,大家都以成为垃圾分类之星为荣。
谭荣芬说,垃圾分类试点一年来,不仅带来了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善,也带来了居民文明素养和环保意识的极大提升,相信这将成为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助推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动力。